第18章 科技力量(一)-《极品少帅》


    第(2/3)页

    历史上曹操是“唯才是举”的典范,曹操用人“不念旧恶”,比如张辽;“各尽其才”比如任峻;善于在实践中选拔人才,比如郭嘉;此外,能用度外人,比如刘备从这些方面可以看到曹操的思贤若渴,为了实现自己的霸业,不拘一格,广揽人才,知人善任,能用度外之人

    曹操的“唯才是举”,是真正的唯才是举,哪怕“负污辱之名,见笑之行,或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的人才,也要“其各举所知,勿有所遗”的网罗即使在后世社会里,有如此识见和气度的领导,也不多见非常之时,非常之业,宜非常之士,曹操在人才选拔上的大胆举措,使一大批优秀人才聚集在他的身边,为他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提供了保证

    云铮一贯认为,对于人才,德才兼备当然是最好的可是,即使是圣贤,即使是周公,也明确提出过“无求备于一人”真正能够达到德才兼备的人才,就算翻开中华文明史,也未必能够组成一个能够维护社会发展的团队赫赫有名的唐太宗所强调的为治不可能“借才于异代”,坚持用人如器,实际上就是对于曹操“唯才是举”的直接继承和发展

    李墨这时开了口:“少帅欲效法魏武唯才是举,墨以为并无不可,然则就科学院设立一事,少帅可有何具体打算?”

    云铮道:“科学院将开农经、医理、算学、格致(格物致用)、经济等时务科,与文学院完全区别开来”他轻叹一声:“致治之道,以育才为先苟不养士而欲得贤,是犹不耕蓐而欲望秋获,不雕凿而欲望成器故养士得才,以建学立师为急务也科学院的建立,不仅在于创新发明,更在于培养一批火种,从他们开始,让更多的后来人多学会一些经世致用的学问,而不是整天无所事事的咏春悲秋”

    李墨眼睛一亮:“少帅此言极是,那文章写得再好再多,又不能让天下万民因此吃得饱饭,更不能让万方蛮夷因此慑服,实是天下第一等的无用之物”他兴致大起,道:“这农经、医理、算学、格物致用等科一开,不数年,北疆能用之人倍增也!一俟天下有变……”

    “咳!”云铮干咳一声,打断道:“科学院一事,不过今日找诸位来的第一件事除此之外,还有几件事要说我北疆许多精良之装备,例如新研制的火器等,多用于军中,兵器铠甲等同理而我北疆军中,光是铠甲的种类就有十余种之多,除了明光、光要、锁子、山文、鸟锤、细鳞甲是铁甲,甚至还有什么木甲、皮甲,总之分类太过繁杂,而且过于细化,而匠作营不仅仅要支持军事,还有主管民事的工农业建设,这就降低了对武器装备的革新及改良所以本少帅最近一直考虑这个问题,最后觉得应该把一部份功能从匠作营剥离出来,单独地,专门为了军事机构服务要对每一个种类制式武器进行严格的审核和检验,更着重其实用性和耐用性,并且进行择优改良之后,先交予以少数部队进行试用,如果可行再交予匠作营大量制作,不仅仅可以淘汰一批缺乏实用价值和着工艺复杂的器物,还能减少对财政的lang费”

    三女跟李墨都对云家的匠作营有所了解,听云铮这么一说顿时就明白他的意思,自然不会反对,纷纷表示赞成事实上这件事情云铮已经询问过云逸、云溪、云济、云胜等军方代表,他们对于后勤方面的事务如何安排并不怎么关心,但一听这么做的好处如此明显,自然不会反对,于是云铮再听了三女与李墨等专家的意见之后就算是确定下来了接下来就简单多了,云铮打算直接从将作营分流一部份熟练的、忠诚可信的工匠出来,独立成了一个部门暂定名为:北疆武器研究院

    然后云铮便笑了起来:“显阳,你是机关大师,格物专家,你说,若本少帅打算按照昨天给你的那幅图纸来建造文学院和科学院,动用三千名工匠,再调五千名士兵帮忙,大约多久可以完工?”

    李墨微微皱眉,沉吟片刻,道:“若财力足够,物资充沛,大约需要半年时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