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火枪和手弩-《极品少帅》
第(2/3)页
第一,由于引发火绳枪需要一段火绳(通常是由几股细亚麻绳搓成的导火索,用醋煮过或用**泡过),所以当时的每个火枪手都要在自己身上携带长达几米的火绳在临战之前,他们必须先点燃火绳,因为在天气潮湿的时候,火绳极难点燃,而且有经验的战士会将火绳的两端都点燃以便随时开第2枪,这样,一根火绳是烧不了多长时间的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战争中,一位叫拉尔夫的爵士就陷入了这种困境当时他被沃勒围困在德维柴斯,由于火绳全部用完,他不得不命令手下的军官“在全城逐家搜寻所有的绳子,全部带回,并尽快锤、煮好”,作为火绳用以救急火绳点燃时也很危险,稍不小心,火星就会点燃身上背着的弹带,引起爆炸伤及火枪手自己,而且点燃的火绳在夜间很容易暴露自己,这样欲在夜间偷袭敌军简直不可能——中国冷兵器时代经常喜欢使用夜间偷袭战术,被称为偷营,云家军因为有骑兵,更是眼下大魏朝之翘楚,让云铮接受这样一种武器,实在太难了
第二,火绳枪的射击过程非常复杂而缓慢戚继光在《戚继光兵法》中记录了使用火绳枪的10道工序而在欧洲,1607年阿姆斯特丹的雅各布;德;盖耶出版的一卷图示《武器练习》,对火绳枪的开火步骤进行了描述,共分为25个步骤火枪手出战,要带上枪及火绳、分枪内用和火门中用、弹丸、叉形支架敌我双方一旦交火,射手就忙着开火——装弹——再开火,手脚要非常敏捷,最好的射手每分钟也只能打二三发弹这个速度,云铮一个后世的伪军迷岂能满意得了?
第三,雨天不能使用因雨天会进水而不能发火其实不光是雨天不能使用,就连风大时也不能使用,因为风会把火门上的传吹走而且由于当时使用的是有烟,所以射击时简直像烟雾弹一样会严重迷盲己方军队的视线
第四,精度差,有效射程近,只能射击100m内的目标
有这么四个明显的大问题在这里,云铮对火绳枪当然是看不上眼的,他要的是燧发枪
还是西班牙人最早发明了燧发枪,用装有弹簧的击锤取代了火绳,在击锤的钳口上夹一块燧石,在传火孔边有一击砧,如果需要射击时,就扣引扳机,在弹簧的作用下,将燧石重重地打在火门边上,冒出火星,引燃点火药,这种击发机构称之为撞击式燧发机,装有撞击式隧发机构的枪械称为撞击式燧发枪撞击式燧发枪大大简化了射击过程,提高了发火率和射击精度,使用方便,而且成本较低,便于大量生产
云铮所能记得的关于燧发枪的结构,主要也就是知道两点:一,燧发的意思就是燧石撞击金属片打出火,点燃火药发射弹药二,齿轮在这里头起了很大的作用
东方无晴听了云铮的话,怀疑多过惊讶:“百步之外精确射击?”她的疑惑不是没有道理,把火药弹药打出百步之外不稀奇,但百步之外精确射击就不同了,而且云铮之前就已经表示了他考虑设计的这件火器,乃是一件单兵作战兵器,单兵作战兵器如果能在百步外“精确射击”,那么弓弩的优势将会大大地被抵消,作为一个弓弩专家,东方无晴当然有理由不相信
李墨也有些怀疑:“都指所谓的精确,是精确到何等程度?”
云铮还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在开始吹牛了,反而笑呵呵地道:“这件武器如果诞生,百步之外,要打人的脑袋,应该不会打到肚子”他本来想说“应该不会打到屁股”,但忽然想起还有东方无晴在场,不得不把屁股换成肚子,于是这话听上去就有些古怪
东方无晴和李墨对视了一眼,都看出对方心里的怀疑,最后还是李墨这个对火药更熟悉一点的问道:“都指这新式……火铳,能否告诉我们大概构造,如何能有这般能耐”
第(2/3)页